新闻动态

品牌战略:创始人必读的6大关键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5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1.一定要无条件乐观

当所有逻辑都指向风险,唯有信念能开辟新路。当环境遭遇各种不确定,人心惶惶时,唯有乐观能重掌局面,率众扬帆。作为企业创始人,无论任何时候遇见任何环境陷入任何局面,都要乐观,有条件要乐观,无条件也要乐观。

因为乐观是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刚需,是组织进化的催化剂,是穿越周期的罗盘,更是人性需求的终极回应。只要选择创业,就必须无条件乐观,挫折无限,困难无限,创始人唯有无条件乐观,才能冲破重重阻碍。

经济环境好时,乐观带领团队奋进,经济环境不好时,乐观带领团队破局。作为企业创始人,你累了可以休息,可以躺一会,但没有悲观的权利。

2.一定要做战略

请记住:品牌战略不是可有可无,不是锦上添花,不是大公司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,不是融资机构故意的刁难,而是企业的生死攸关。

因为战略是为达到商业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。它包括了对当下媒体、市场、营销环境的理解、包括了达成目标的策略,更包括了对企业所有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展开剩余79%

战略不简单是个方向——企业要到哪里,还包括怎么去。你可以这么理解,战略就是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——对生产力、生产关系、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,你为什么能胜出,因为你的组合更创新。

这个创新的评委,不是某某专家,某某机构,而是消费者。消费者通过购买来投票,企业通过营收、市场占有率和净利润来表征。

3.一定不要迷信风口

站在风口,猪不一定飞得起来,也可能被吹得魂飞魄散。就如卓朴创始人留丰的经典语录,你可能不是风口的那头猪,而是一只小蚂蚁,风一吹就没了。

不信,看看那些网红品牌,平均存活周期不足3年。当网红品牌如流星般划过市场,卓朴始终提醒企业家:风口是毒药,真正的价值在于解决社会痛点。

战马饮料以“新一代能量饮料”切入市场,看似追风,实则精准回应Z世代对“自我表达”的渴望;光明食品的“生态农业”战略,更是直指食品安全这一根本性社会问题。

4.一定不要执迷规模

卓朴认为,以“规模”“数字”论长短,等于将不同行业、不同价值观、不同使命的企业,拉到同一层面来评比谁挣得钱多,谁挣得钱多谁就更成功,这是非常错误且致命的。

晨光文具一年销售额200亿左右,利群、云烟、黄鹤楼等香烟一年销售额超千亿,难道就因此说晨光不如利群、云烟、黄鹤楼?还有很多小企业,规模很小,但非常独特。难道这些创始人就该闷闷不乐,或者低人一等?其中有行业特殊性,也有商业模式的特殊性。

正确的做法是,不执迷于“规模”“数字”,而执着于“使命”和“价值”。企业要问自己是否接近实现使命,是否真正释放了自身价值,是否成就了自己的独特。

5.一定要基于本能做战略

企业的基因决定战略边界。违背基因的战略必遭反噬。万达做电商、格力造手机、恒大卖矿泉水,都是用资本挑战生物学规律。

具体怎么做?通过严格的“资源审计”,将品牌自身优势的“本”和外部市场机会的“能”,创造性地结合挖掘出黄金本能,然后以此为核心进行营销战略的顶层设计,然后集中调动优势资源,通过创造性的关键战役实现战略目标。这便是卓朴本能战略操作原理。

其中,品牌自身优势的“本”和外部市场机会的“能”分别从何而来?“本”的三大来源是:地缘优势、产品特色、历史文化。“能”的三大来源:行业趋势、用户需求、社会期望。

然后,可以围绕本能做减法、乘法和除法。

1. 做减法:砍掉与本能无关的业务,聚焦核心优势(如珠江啤酒砍掉低效产品线);

2. 做乘法:将本能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符号(如周黑鸭的“锁鲜”工艺);

3. 做除法:用本能思维瓦解竞争焦虑——你的对手不是同行,而是用户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。

6.一定要另辟蹊径

营销是创新者的领地。如果照本宣科,以各种营销书籍、营销专家的金科玉律为宝贝,必将陷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窘境。这是经验普及、理论普及、知识普及后人从众的必然。

以上是人为使然,另一方面则是环境使然。在信息高度饱和的竞争环境中,传统营销手段往往陷入“流量内卷”,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广告和话术已形成免疫。曾经的那些爆款文案,吸睛广告,已经稀松平常。若企业还是走老路,不创新,将很难在用户心智中建立差异化认知,从而因同质化被市场淹没。

营销就是要另辟蹊径。从椰树到喜茶,从海尔到小米,雷军通过考取赛道驾照、亲自测试驾驶乐趣,将个人行为与产品深度绑定,既打破了“厂商自夸”的刻板印象,又强化了用户对产品真实场景的感知。‌

如果你正要或正在打造一个品牌,或有品牌与战略的相关问题,可直接咨询卓朴。

发布于:上海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